




焦亞硫酸鈉的制作方法
焦亞硫酸鈉的制作方法:
焦亞硫酸鈉的生產工藝路線有干法和濕法兩種。
( 1 ) 干法。將純堿和水按一定摩爾比攪拌均勻,待生成 Na2CO3.nH2O呈塊狀時, 放入反應器內,塊與塊之間保持一定的空隙然后通入SO2,直至反應終了,取出塊狀物,經粉碎得成品。
硫磺為原料的濕法傳統工藝
先將硫磺粉碎成粉狀,用壓縮空氣送八燒爐,于600~800℃進行自燃,空氣加入量是理論量的2倍左右,氣體SO濃度為10~13,焦亞硫酸鈉,經冷卻除塵和過濾后除去升華硫和其他雜質,并使氣體溫度降低至0℃左右,通入串聯反應器中
第三級反應器中緩慢加入用母液和水溶僻了的純堿溶液進行中和反應.其反應式如下:2NaHSOJ+Na:CO3—2NazSOa+CO:+HzO
生成的亞硫酸鈉懸浮被依次通過第二級反應器,與SO進行吸收反應,生成焦亞硫酸鈉結晶。
物化性質:焦亞硫酸鈉為白色或黃色結晶粉末或小結晶,帶有強烈的 SO2氣味,比重 1.4,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與強酸接觸則放出SO2而生成相應的鹽類,久置空氣中,則氧化成Na2SO4,故該產品不能久存。高于150 °C ,即分解出 SO2 。
焦亞硫酸鈉監測方法
監測方法:
工程控制: 密閉操作,局部排風。
呼吸系統防護: 可能接觸其粉塵時,應該佩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必要時,佩戴自給式呼吸器。
眼睛防護: 戴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 穿化學防護服。
手防護: 戴乳膠手套。
其他防護: 工作現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完畢,淋浴更衣。注意個人清潔衛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純品
外觀與性狀: 白色砂狀結晶或淡黃色粉末。
pH:
熔點(℃): >300(分解)
沸點(℃): 無資料
相對密度(水=1): 無資料
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 無資料
飽和蒸氣壓(kPa): 無資料
燃燒熱(kJ/mol): 無資料
臨界溫度(℃): 無資料
臨界壓力(MPa): 無資料
辛醇/水分配系數的對數值: 無資料
閃點(℃): 無意義
引燃溫度(℃): 250
溶解性: 不溶于乙醇。
主要用途: 印染工業中作還原劑,絲、毛的漂白,還用于選礦、其硫化物的合成等。
焦亞硫酸鈉廠家電話18654710822
中文名稱:焦亞硫酸鈉、偏二亞硫酸鈉
英文名稱:sodium pyrosulfite、sodium metabisulphite
中文別名:偏重亞硫酸鈉、重硫氧、焦性亞硫酸鈉、偏亞硫酸鈉
化 學 式:na2s2o5
國家標準:80年代,國家曾經制定了一個比較寬松的標準,就是二氧化流殘留量可以達到2%到在2003年的時候,國家標準進行了一個改變,把它改變成了0.05%,但是很多企業做不到這一點,因為如果要是不加那么多的焦亞硫酸鈉,那么后它就容易腐爛、發霉,所以必須要加那么多。焦亞硫酸鈉利用色素受還原作用而褪色,焦亞硫酸鈉,以達到漂白目的。后來經過協調,后又變成了0.35%,但是0.35%這個標準,很多企業都達不到。
下一條:元明粉供應服務為先「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