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亞硫酸鈉是怎么生產出來的?
焦亞硫酸鈉的生產工藝路線有干法和濕法兩種。
( 1 ) 干法。將純堿和水按一定摩爾比攪拌均勻,待生成 Na2CO3.nH2O呈塊狀時, 放入反應器內,塊與塊之間保持一定的空隙然后通入SO2,直至反應終了,取出塊狀物,經粉碎得成品。
( 2 ) 濕法。于亞流酸氫鈉溶液內,加入一定量的純堿,使其生成亞硫酸鈉的懸浮液,再通入SO2 ,即生成焦亞硫酸鈉結晶,經離心分離、干燥而得成品。
泄漏應急處理應急處理: 隔離泄漏污染區,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防塵面具,穿防毒服。避免揚塵,小心掃起,置于袋中轉移至安全場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蓋。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第七部分:操作處置與儲存操作注意事項: 密閉操作,加強通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戴橡膠手套。避免產生粉塵。避免與氧化劑、酸類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焦亞硫酸鈉不能與帶有色基的顯色染料類色素一同使用,會導致染料色基被漂白變得黯淡褪色(堿性、酸性和直接水溶性色素以及花青素、梔子色素等所有天然食用色素都不可以配伍),但是它可以與無機顏料或者有機顏料比如酞青藍B的水溶液良好互溶。
食品添加劑焦亞硫酸鈉
目前在我國淺色蔬菜的加工和保鮮過程中,如蘑菇、蓮藕、馬蹄、白蘆筍、山藥等產品中。多使用焦亞硫酸鈉溶液進行護色,當然各廠工藝有些出入,如在蘑菇罐頭的加工過程中,對新鮮的蘑菇原料運至加工廠的過程中就有采用濕菇濕運的,也有采用濕菇干運的。一般在產地收購時,將鮮蘑菇及時用含焦亞硫酸鈉0.03%的水溶液浸泡2次,每次1~2分鐘,然后浸泡在加蓋的木桶中運回工廠,再用0.07~0.1%枸櫞酸預煮5.7分鐘,這樣處理后的蘑菇色澤和風味俱佳。經過護色后的原料加工成的蘑菇罐頭色澤及風味均好,而且進過預煮、漂洗后成品中二氧化流的殘留量不會超過10g/kg。我國餅干工業中用焦亞硫酸鈉作為餅干面團改良劑,使用前將其配制成20%的溶液。還原沉淀法具有一次性投資小、運行費用低、處理效果好、操作管理簡便的優點,因而得到廣泛應用,但在采用此方法時,還原劑的選擇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問題。
焦亞硫酸鈉質量標準
工業級焦亞硫酸鈉,與強酸接觸放出二氧化流而生成相應鹽類。焦亞硫酸鈉不能久存,且儲存應包裝密封,防止空氣氧化。在化工、、釀造等工業中用途廣泛。分子量:190.10物化性質:焦亞硫酸鈉為白色或黃色結晶粉末或小結晶,帶有強烈的SO2氣味,比重1.4,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與強酸接觸則放出SO2而生成相應的鹽類,久置空氣中,則氧化成Na2SO4,故該產品不能久存。高于150°C,即分解出SO2。質量標準:食品級焦亞硫酸鈉GB1893-1998工業級焦亞硫酸鈉。此外,如果和含有酸素的洗衣粉一起使用的話,就會減低洗衣粉的效力,所以切勿一起使用。
焦亞硫酸鈉的使用領域逐漸增多,焦亞硫酸鈉根據不同的使用需要可選擇不同的生產工藝,其生產工藝主要有以下兩種:
一、干法
將純堿和水按照一定比例進行混合攪拌,結塊之后放入反應器,塊體之間留有一定縫隙輸入二氧化流,反應結束之后將塊體取出進行粉碎獲得成品。這種工藝方法原料的消耗量比較大,而且純度比較低。
二、濕法
在原料溶液中加入純堿進行反應,出現懸浮液之后輸入二氧化流形成結晶,將結晶進行分離,然后干燥獲得成品。這種工藝方法對原料的消耗比較小,而且產品純度很高
焦亞硫酸鈉產品應貯存于陰涼、干燥的庫房中。包裝密封,應防空氣氧化,注意防潮。運輸、儲存應防止破損、受潮、遇熱變質。本產品自生產之日起,儲存期為6 個月。嚴禁與酸類、氧化劑和有害有毒物質共貯混運。
CoS脫硫催化劑可廣泛用于 半水煤氣、變換氣、焦爐氣、城市煤氣中脫硫工序的氣相濕式氧化法 脫硫。該產品無毒、無腐蝕、無污染,該產品活性高、壽命長,能溶瀉脫硫裝置系統內的沉積硫和附著硫,因而對系統設備有清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