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氯化鎂作為一種新型融雪劑原料當然被美國納入選擇行列 46%氯化鎂出口,同時作為融雪劑重要原料的氯化鎂價格隨之上,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但不容忽視的是: 氯化鎂有著全球統一的市場 融雪劑氯化鎂,其他地區的份量也不容忽視,同時氯化鎂作為基礎的化工原料,做融雪鹽只是其中一部分。 所以說美國本次大雪未必會大幅度影響到整個氯化鎂行業的大局。
冬季,道路上的積雪真不少,環衛司機和環衛工全體集合開會了,這是因為撒融雪劑也是一門學問,要根據下雪的大小控制融雪劑的投放量,司機必須準確掌握車速與融雪劑之間的關系。
首先要知道,融雪劑不是隨便撒布的,應在降雪量3.7mm以下使用,撒布量(3.7mm降雪量以下)≤150g/平米。而降雪量3.7mm以上應用機械或者人工除雪。
降小雪時,氣溫高于0℃時,降雪前不預撒融雪劑;降雪中,每平方米使用量不超過20克。氣溫低于0℃,高于-10℃時,降雪前需預撒融雪劑每平方米20至30克,降雪時機動車道的坡道、橋區等路段融雪劑使用量每平方米30至50克。現在融雪劑市場主要以山東地區廠家生產的產品為主,這是因為北方生產小型企業比較多,很難進入政府采購的視線,雖然說近水樓臺先得月,但是由于資金等原因,還是從山東等地引進。降中雪和大雪時,坡道、橋區融雪劑用量每平方米不超過80克,人行道坡道過街橋使用量每平方米不超過20克。當氣溫低于-10℃時,降小雪時,融雪劑使用量每平方米不超過80克,只有降中到大雪時,使用量每平方米才可超過80克。
近年來,持續的低溫雨雪使工業溶雪的劣勢逐漸顯現。在低溫條件下,撒上一層鹽往往很快就被凍上了。實際上,工業鹽的作用是降低凝固點,如果持續低溫,凝固點則無法持續降低,而且溶化后的鹽水流入地里還會使土地鹽堿化。于是新型環保融雪劑出現了。
新型環保融雪劑的主要成分則以非氯為主,是以玉米等植物秸稈為原料,經過發酵等深化技術加工而成,在自然環境中可以代謝,噴撒后對植物、環境無影響,對混凝土、鋼鐵也不會腐蝕。此外,非氯融雪劑還能夠耐低溫,可以在零下20攝氏度下正常使用。雖然每一種純溶劑都有固定的凝固點,但是當一種溶劑中溶解有其他物質時,伴隨體系蒸汽壓的變化,溶劑的凝固點就會下降。目前,北京已經在長安街、機場高速等重要路段試點使用非氯融雪劑。
產品與雪結合以后發生反應,使雪融化掉,并且防止結冰。與往年的氯化鈉融雪劑不同,新型氯化鈣融雪劑不會對路面太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