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沒有撒鹽,即使環境溫度高于0度,雪也不太容易融化;撒鹽后,只要溫度稍微高于0度,雪就會開始融化。另外,鹽水的冰點一般都低于0度,撒上鹽更容易化雪。如果水溶液里含有20%的鹽分,它的冰點就會降低到-16℃。處理不當或不及時,都可能影響城市、國家的經濟發展,乃至造成局部交通癱瘓和大面積事故。利用鹽水的這一特性,在滴水成冰的寒冬,人們可用撒鹽的方法,防止公路路面、機場跑道結冰。
其實,雪是在不斷融化和凝固的,如果二者速度相等,就會始終保持固態,融化不了。由于鹽水的冰點比水要低,雪上撒鹽以后,雪周圍的水融化成鹽水,在同樣的溫度下再也凝固不了,這樣雪就會不斷融化。
此外,鹽的特性就是吸水。比如我們穿的有汗水的衣服就很容易潮濕,這就是鹽吸水性極強的表現。鹽的吸水性也是讓雪易于融化的原因。
按環保標準,含鹽量在1000mg/l的水是達標的,含鹽量在400mg/l的水可以養魚。所以,以目前化雪鹽的用量,對道路、橋梁和植物并不會構成太大的影響。
融雪劑主要用于道路、機場、港口、城市街道冬季除雪和道路防凍。
1.在低溫天氣情況下融雪、除雪、化冰效果突出。
2.本產品無毒、無氣味,對環境無污染。
3.本產品為白色或者說微黃色顆粒或片狀物。
4.本產品具有防火性能。
5.本產品易潮解,但對人體、動物或其他物體無腐蝕性。
6.本產品具有除塵和路面防滑之功效。
簡單地說,就是融雪劑降低了雪的融點,使其更容易融化。我們知道,水是一種特殊的物質,即結冰后密度變小(一般物質固態下的密度大于液態下的密度),因此,壓強越大,冰的熔點越低。因此,逐漸以不含氯化物、硫酸鹽等物質的液態溶雪劑代替固態融雪劑,已成為使用的必然趨勢。常常見到,車輪碾過的地方雪往往易于融化就是這個道理。積雪的路面上灑上融雪劑后,再經車輛的碾壓就更易使雪融化。
融雪劑
溶于水后冰點在-10℃,氯化鈣在-20℃左右,醋酸類可達-30℃左右。鹽類的溶解需要吸熱以外,還有一個作用就是使鹽水的凝固點降低,因此在雪水中溶解了鹽之后就難以再形成冰塊。此外,融雪劑溶于水后,水中離子濃度上升,使水的液相蒸氣壓下降,但冰的固態蒸氣壓不變。因此環保型融雪劑標準除了要求融雪產品具有不低于鹽水的融雪速度之外,還特別突出了環保型性能方面的要求,另外對于融雪劑中鉛、等五種具有腐蝕性的重金屬含量也作了嚴格界定。為達到冰水混和物固液蒸氣壓等的狀態,冰便溶化了。這一原理也能很好地解釋了鹽水不易結冰的道理。
冬天在路上撒融雪劑對路面并沒有腐蝕作用。
融雪劑,顧名思義:就是指可以降低冰雪融化溫度的藥劑,是一種化學品。普通融雪劑原料易得,價格低廉,其成份主要是醋酸鉀和氯鹽,并以這兩種進行分類。有些車主是為了雪后圖個干凈,也有一些車主會囑咐讓好好清洗一下,擔心融雪劑殘留。融雪劑通過降低冰雪融化溫度融化道路上的積雪,便于道路疏通,播撒處效果明顯,但其具有危害性,研究發現,融雪劑殘留物可腐蝕路面和汽車橡膠輪胎。目前北方在常冬下仍采用沙土和鏟雪車為主,融雪劑為輔的方式清除路面冰雪,保證交通通暢。